胡继旋:从达理学新视界讨论台海两岸关系

导言


达理学(Communicatics)是一项中国人在九十年代在沟通理论(CommunicationTheory)与事理学(Cybernetics)的交叉学科领域所做出的贡献.作者自1979年进入事理学领域的学习,并一直致力于把基础理论应用于理解与指导中国改革与现代化的实际进程的尝试。1992年,作者对西方事理学近年来的精华成果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写出了新的事理学教材,并先后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北京大学和加州州立大学开设了该门课程,均受好评。作者于1994年在北大讲学期间,首次参照钱学森教授的意向将Cybernetics的中文译名从原译“控制论”更正为“事理学。”

达理学就是在事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用事理学的基本原理来解决沟通问题的新理论,可应用于管理,人际沟通,组织间沟通与国际沟通等领域。达理学的主要贡献是对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在组织管理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有很大的实用性。把达理学应用在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则导致一个融合东西方文化的新理念-“达理主义(Communicationism)”的形成。达理主义概念在哲学上否定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论,提倡认知主体与其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论。在文化上提倡东方式集体主义与西方式个人主义的平衡结合。在经济学上支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环境保护主义。在政治上强调不同的认知系统、不同观点之间的相互沟通,不求共产,但求共通;不求人人一致,但求相互理解;不求一成不变的理想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模式,但求不断改革不断完善的共同创造之动态过程。

达理学的基本思想于1993年首次在第五届社会经济学国际会议(纽约)及第四十三届国际传播学年会(华盛顿)上提出。此后一些部分的内容又在第十二届欧洲事理学大会(奥地利维也纳,1994,获最佳论文奖)和第七届社会经济学国际会议(华盛顿,1995)上陆续发表,也被热心的读者译成克罗地亚文,在克罗地亚战场附近的和平呼吁会议上宣读(Bizovec,Croatia,1993)。理论的整体则定型于作者1994年底完成的博士论文中。1995年,作者应邀到比利时的“爱因斯坦会见马格雷蒂”国际会议(布鲁塞尔,1995年5月)和加拿大的“可持续性文明的知识工具”国际会议(多伦多,1995年6月)上报告了相关的内容。

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及其未来走向,攸关中华民族的振兴大业,对亚太地区以至世界和平与经济合作的前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首次运用达理学的基本原理讨论台海两岸的互动关系,力求有助于化解台海两岸的对立情绪,改善双方沟通状况,促进双方的良性互动。本文对两岸关系中的一些老问题从达理学角度提出了新的看法。作者认为,两岸关系的大背景是东西方文明近两百年来的交锋,从总体上看,目前的两岸关系问题,是西方文明的扩张及其与东方的冲突过程的大潮中的一个浪头,也是中国从1840年以来的救亡图存过程中的一段插曲。两岸的对峙,实属二次世界大战以後冷战体系的一个地区性缩影,并不是不可解开的死结。

对于中国在上世纪下半叶与本世纪上半叶所呈现出的危在旦夕的中国病,以国民党和共产党为代表的仁人志士都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努力。1949年以来,两岸中国人隔海而治,各自苦心经营几十年,都取得了各有所长的成果,使得中国人在世界上总体的地位与形象大大改善。时至今日,综观两岸各自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有把握地指出,使用源于西方的各种主义,方法,制度与价值来治理中国的问题,可能解决一些急迫的问题,但并不见得能够达到长治久安的效果。资本主义药方与共产主义药方的疗效,在中国这块辽阔的土地上,都是有限的。德医生与赛医生的医术,对于具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的中国病,也是有限的。海峡两岸目前的局势,只是中国从救亡图存的时代走向全球性“可持续性发展”的时代之间的一个过渡。“可持续性发展”是近年来西方有识之士对西方文明的扩张与掠夺行为反省之后提出的新办法,已经接近东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两岸的领导人,及有影响力的知识份子,均应看清这一历史大势,停止民族内斗,超越各自的意识形态,转回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源远流长的文化主流传统,并对西方的精华的兼收并蓄,溶汇贯通。双方共同重建新中国文化是统一的基础,而双方沟通的有效性和建设性是良性互动的关键。

达理学简介
综述


人类社会中,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之间的沟通方式(交往方式)的演化是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一个主要衡量指标。原始人之间的互动也许是从对异性的性炫耀和对相邻部落的领土争夺开始的。战争作为一种主要的群体间相互作用方式,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威胁性的谈判和博弈性的谈判,即“不战而克敌之兵”之类,也可视为是战争的一种不流血形式。随着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登峰造级的发展,现代战争方式在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间,已经进入到一种不可能有赢家的境地。于是,共存性(Co-existance)谈判以至于对双嬴性合作(Win-WinSolution)的追求作为一种新的人群交往方式,才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达理学(Communicatics)就是在为有冲突的双方寻求双赢解的努力中产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沟通理论。

达理学(Communicatics)的严格定义是“关于通过沟通而达成相互理解与共存的科学,”通俗讲就是“通情达理之学。”达理学原理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和效率,从而有助于人际、组织间乃至国际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达理学理论起源于的四个较新的理论基础。它们是:(1)建构主义事理学(又称实验认识论或二阶控制论);(2)自组织系统理论(又称复杂性科学);(3)建立在“心理性个体”概念上的对话理论;以及(4)组织管理领域中有关人的认知模式的差异性的理论。此外,达理学还吸收了中国文化中“知行合一”的观点和孔子有关“仁”的思想。

达理学自身的五个核心概念是:(1)心理性个体,(2)社会现实的建构性,(3)复杂系统中的本征机制(即关于本征环结构,本征态的自生成,及系统的结构稳定性的原理),(4)“客观现实”的稳定度,(5)复杂系统的双相位演化机制(即关于自组织量变过程与自定义质变过程相互转换的原理)。

达理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在上述五个核心概念上建立的"知行本征环认知模型"和"心理性个体沟通模型,"以及由此导出的对沟通现象的新认识,对沟通失败现象的新理解,一系列为“达理”而建立的理论原则和应用方法,以及一组沟通问题研究的新方向。以下作一个提纲性的简要介绍。
 

核心模型-单一心理性个体的知行本征环


心理性个体是事理学英国学派的带头人GordonPask在他的“对话理论”(ConversationTheory)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原文为P-individual.其内涵是存在于单个或多个个人之中的一套基本完备的、彼此相容互不矛盾的概念系统。心理性个体概念相对于物理性个体(M-individual)。后者指我们常用的单一的、生理学意义上的个人。这两个概念的要点在于:在一个物理性个体(的头脑)中,有可能存在不只一个心理性个体,如一个人有可能同时拥有两个或若干个互相矛盾的概念系统-不同视角的观点,相互矛盾的立场,甚至双重人格等等;而同一个心理性个体则有可能共存于许多个生理性个体之中,如在某些问题上认识与观点完全一致的一群人,一个帮会,一个利益集团,一个政党等等。

达理学认为,心理性个体的产生与演化发展,是该心理性个体驱动的与其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是一个“知”与“行”的循环过程,或者说是该心理性个体对其外界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符合于事理学中关于本征机制(Eigen-mechanism)的理论描述,故称为知行本征环,如图一所示。



图一 完整的知行本征环

该知行本征环的四个组成要素为:E-环境,P-感知渠道,M-心理模型,R-控制渠道。四个要素组成了不断循环往复的“知行”认知过程,行而知之,知而行之。心理性个体(包括M、P、R三个部份)在此过程中不断发展演进,而环境E则在此过程中不断受到影响而产生变化。
知行本征环的五个建构域心理性个体的知行本征环运行的结果,是在其载体及环境中产生出(建构出)一批本征结果,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有因果关系的域,又称为建构域。这五个由“知行”过程建构出来的心理-物理产物域分别按其产生的顺序称为意识域,关怀域,承诺域,技能域和影响域,分别指用于明确定义每一个心理性个体现状的五个集合变量:(1)其注意力之复盖面;(2)其主要关心的问题集合;(3)其决心,承诺与计划;(4)其行动能力;(5)其影响力和可预见后果。如下图二所示。




图二 知行本征环的五个建构域


由两个心理性个体组成的沟通模型
 

达理学认为,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沟通(Communication),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两个心理性个体之间的相互认知过程,即上文所述的两个知行本征环的耦合过程。如图三所示。



图三 由两个心理性个体组成的沟通模型



这个耦合不但勾画出完全不同于传统定义的沟通过程,而且也意味着沟通行为至少可以在三对建构域之间发生,即意识域,关怀域和承诺域。在技能域之间的沟通可以理解为合作,在此情况下,影响域就是由双方共同创造出来的了。如图四所示。

 


图四A和B五个层次的相互作用



沟通的新定义
 

在这个新模型的视角下,沟通行为是认知行为的延伸,是双方共同参予的对现实的共同建构。具体而言,达理学模型为对沟通的研究提供了两个讨论角度,第一个是沟通行为的结构角度,即双方各自的E-P-M-R各元素是怎样耦合的,甲方的M中的“意思”是怎样“传递”、翻译和再现到乙方的M中的。第二个是沟通行为的结果角度,即两个心理性个体通过共同的相互认知,在各自的建构域中,也包括共享的建构域中,创建出了什么样的内容。

也就是说,达理学的结构角度注重研究双方的相互认知结构,双方各自的E-P-M-R元素的异同,相适应的程度,欲传递的意思是否能在对方的M中再建构出来,再现的准确度如何,等等。而达理学的结果角度则注重研究双方的五对建构域的异同,五对建构域之间的元素的共享、强化、消长与变异关系。


两大类沟通困难
 

参予沟通的两个心理性个体互为对方的认知环境的一个主要部分,因此,各方自身随时间的变化都会增加对方认知努力的复杂性和难度。从上述的模型中的推导中,可以预见到两大类沟通的困难。第一类是由沟通结构的耦合不良而导致的,包括“再建构”的无法实现(不懂对方的意思),“过度建构”(即俗语说的“多心”现象)和“建构不足”(丢失一部分意义)等情况。第二类是由双方的建构域之间的差异过大而导致的,包括缺少共同的信息或资讯(意识域),缺少共同的利益与兴趣(关怀域),缺少共同的目标与努力方向(承诺域),和在沟通进入到探讨相互合作的可能性时缺少互补的能力与可用资源(技能域),等等。
 

改善沟通的若干具体方法
 

由于篇幅的限制,作者在此只能非常简要地把达理学提出的一些改善沟通的具体方法列举如下:

六大原理/原则:
-盲点不怪原理(主动反馈原则)
-再建构原理(再确认原则)
-建构域惯性原理(主动沟通原则)
-共识现实的局部性原理(有限期望原则)
-歧见合理性原理(宽容原则)
-可沟通度原理(有限理解原则)

十三项检查表:
-沟通的层次与目的?
-渠道的通断?
-过度建构?
-建构不足?
-错误建构?
-共识不够?
-理解前提不够?
-历史经验与现实处境的差异?
-语义分歧?
-未发现盲点?
-过度期望?
-双方的M-P-E-R四对本征元素的差异?
-情绪化、非理性情况?

心理模型M的三个展开方法:
-概念关联图展开
-历史因果链展开
-目的/手段结构展开


沟通研究的新方向
 

达理学提出的一组新概念承接了四个新学科领域中的成果,为对人类沟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在人际关系、组织间谈判和国际关系问题上改善沟通的效果与提高沟通的效率提出了一批新的方法。由于篇幅的关系,以上的介绍只是该理论大体上的轮廓。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参阅篇末列出的参考文献。

达理学理论本身也处在一个发展过程中。从达理学模型中引出的对如何能够改善人类沟通的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例如对心理性个体中模型M的研究,对不同的沟通主体的感知模式P的异同的研究,对不同的行为主体的控制模式的异同的研究,对各方的环境与历史的差异而导致的观点、价值、目标的分歧的理解,等等,都需要有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把达理学应用在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中,探讨在个人主义文化与集体主义文化下心理性个体的认知行为与沟通行为的不同特点,以及东西方哲学中对“现实”、“真理”一类概念的不同看法,可以导致一个融合东西方文化的新理念-“达理主义(Communicationism)”的形成。达理学本身侧重于理论与方法,而达理主义则重于价值取向与意识形态。达理主义理念在哲学上否定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论,提倡认知主体与其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论。在文化上提倡东方式集体主义与西方式个人主义的平衡结合。在经济学上支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环境保护主义。在政治上强调不同的认知系统、不同观点之间的相互沟通,不求共产,但求共通;不求人人一致,但求相互理解;不求一成不变的理想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模式,但求不断改革不断完善的共同创造之动态过程。

以下,我们就尝试用达理学和达理主义的一些观点与立场来讨论一下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的沟通问题。

从达理学新视界讨论台海两岸关系
两岸关系的大背景是东西方文明的交锋
 

1949年以来,两岸中国人隔海而治,苦心经营几十年,取得了各有所长的成果,使得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形象大大改善。但是,无论双方在其他问题上做得如何成功,一旦两岸关系恶化,重新同室操戈,则作为个体的中国人和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都又要重受灾难。而在当今世界体系中巳经出现的东方的崛起,将会再遭悲剧性的波折。

从达理学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E-P-M-R模型首先提示我们注意沟通行为主体双方的环境E。如果我们把视角的焦点放宽,把空间观从海峡两岸转到全球,把时间观从五十年转到五千年,把眼光放到东西方文明交锋的近三百年的大历史画卷中,我们就会立即看到两个要点。第一,两岸的对峙,实属二次世界大战以後冷战体系的一个地区性缩影。中华民族在外来的侵略和不同的主义药方影响下导致的同室操戈,实在是一个历史的悲剧。第二,两岸目前局势以及同西方大国的互动,只是中国从救亡图存的时代走向全球性“可持续性发展”时代之间的一个过渡过程。

也就是说,如果两岸互动中的心理性个体,能够超越各自的意识形态盲点,化解两岸由积重难返的历史旧账所形成的对立情绪,从大历史观、大未来观的视野,对当今国际格局,东西方盛衰趋势和中国文明复兴的未来形成清晰的共识,就能看清分合统独的利害得失。


西方文明的扩张与中国的救亡图存
 

作者认为,从历史因果链看,当今世界上的种种乱象,无一不与历史上西方文明的对本土之外的国家与地区的侵犯有关。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尚欠修养的西方象是一个丛林中的食肉兽。在经济上饮鸠止渴,杀鸡取卵;在政治上灭人种族,占人家园,贩人为奴,指手划脚;在文化上强加于人,不可一世。近百年来,逼得东方各国还手不及,大损元气。西方的政治经济路线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在也只能走一条自己的,前所未有的发展道路。

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基本上是一部对西方的挑战作出应急反应的救亡图存的历史。或者用李哲厚先生的话说,是一曲救亡与启蒙两个主题的双重变奏。救亡是抵抗西方,而启蒙却又是学习西方。两者的交错缠绕,令人迷惑。二十世纪初出现在中国的各种不同的主义和救亡启蒙的纲领与主张,更是令人眼花撩乱。国共两党的不同主张,纷争,以及后几十年的分分合合,恩恩怨怨,均是在此种背景下发生的。如果我们能够抛开两党的历史恩怨暂且不论,把中国近代史看成一个中国与西方列强势力相互作用的过程,那末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段历史过程,是中国被西方打倒在地,又一点一点重新站起来的过程。打得倒下去和慢慢站起来,都是逐步渐进的过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杨笑思先生曾把这个过程总结为下表:
 

被西方打倒的时间 站起来的时间
军事上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 朝鲜战争
政治上 1911辛亥革命到军阀混战 1972进入联合国
经济上 各项割地赔款,交出海关税务 大陆1978以后,台湾60年代以后
文化上 从五四运动到文革极端 本世纪之末,下世纪之初


如果我们海峡两岸的领导人和决策人同意这样的描述,也应能共同看到当今冷战结束,世界体系重新组合,西方中心主义消退。两德统一,两韩缓和,划分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意识的柏林墙已不复存在的历史大势。这本应是海峡两岸尽弃前嫌,共谋东方振兴大业的好时机。如果中国人之间因沟通失败而又重开战火,势必两败俱伤。这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后冷战时期亚太地区以至世界和平格局的维护,无疑是极为不利的。

由此,我们还可以把海峡两岸目前的局势是看成是从救亡图存的时代走向全球性“可持续性发展”的时代之间的一个过渡。由于人口增长,资源枯竭引起的西方有识之士对无限制工业增长的反省,用“可持续性发展”规范约束传统资本主义行为的呼声已越来越高。这标志着现代西方理性的一种进步。“可持续性发展”的新经济行为规范接近东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两岸的领导人及有影响力的知识份子,均应看清这一历史大势,停止完全不必要的民族内斗,也停用各自的救亡图存之药方,即两党各执一词的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转回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源远流长的文化主流传统上来。对于中国被西方打倒时所呈现出来的社会病和文化病,资本主义药方与共产主义药方的疗效都是有限的。德医生与赛医生的医术也是有限的。


双方共同重建新中国文化是统一的基础
 

海峡两岸的领导人都同意,双方将来统一的基础是中国文化。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体所共有的心理建构。同文同种的同一民族之间,沟通条件应该远远优于异族之间。当四分五裂的欧洲都在逐渐地进入经济上继而政治上的统一过程时,台海两岸的长期分裂对中华民族将不是一件好事,虽然两岸各自分治了几十年的事实不是一件坏事-如果两岸能够把不同制度下所获的得失经验整合贯通,从而加速未来中国的进一步繁荣昌盛。从达理学的立场看,这并不是不可能的。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价值与智慧的继承,与西方精华的融汇贯通,在二十一世纪重新创建灿烂的中国文明,应该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责任。一个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民族,又拥有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难道不应该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有所责任吗?中国完全应该也能够对世界体系演化到一种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各民族文化可持续的一种稳定的和平状态作出较大的贡献。


沟通的有效性和建设性是良性互动的关键
 

由于两岸问题的解决要靠目前不乏不信任感甚至敌意的对立双方的互动来完成,而双方对现实现状及其历史由来的看法各执己见,共识甚少,因此,各方沟通行为的有效性和建设性就更加重要。达理学能够对此有所帮助的特点在于,对达理学原理和原则的应用并不象其它谈判方法那样需要对各方的是非功过斤斤计较。达理学强调对差异的理解(不强求一致),对对方的认知结果的合理性的理解(不强判对错),和对共识、共存、双嬴解的追求(面向未来)。

对下一步两岸对话的建议

如有机会,作者希望能够与双方有关研究机构合作,展开以下对两岸的良性互动有帮助的达理学研究工作。


双方主导决策“心理个体”的辩识
 

静态描述:完成两岸主导决策之“心理性个体”的辩识及各心理个体各自的五大建构域的现状描述。“心理性个体”在此可理解为参予两岸互动的各实力派系或舆论集团之中的代表性的观念体系。动态分析:分析研究各心理个体的每种主要行为可能导致的良性或恶性后果。
 

双方差异的冷静识别

 

明确、完整地分析双方在社会制度、生活水平、意识形态上究竟有多少差别?有多少历史前嫌是不能捐弃的?有多少各持的己见是不能改进的?理出全面的头绪,运用达理学的方法,增加双方的理解。


沟通对历史的共识
 

主要研究两岸决策心理个体的主导意识的演化及国际环境势态变动,编辑为一目了然的大型对照表。该表的主要用途是帮助读者认清两个要点:(1)两岸领导集团同根相煎,同族内斗之起因与沿革,国共两党在历史上的分分合合,谈谈打打的局部合理性与全局悲剧性;(2)虽然古语“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是人人皆知,但双方对自身与对方的演化均缺乏及时有效的认识,并对国际大环境的潜在变化缺乏灵活反应,致使互动决策充满误解,偏见和恶性循环。


沟通对现实的共识
 

主要研究两岸决策心理个体目前的主要思路,在具体调研课题的基础上完成编制各心理个体的概念网络展开图,和各方主要原则背后隐藏的控制结构展开图。这两套图的用处是为了使双方增加对对方的理解,培养诚意,寻找对双方都有利的“赢-赢解,”从而对己方的观念和原则做出理性的调整,使对话进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Hu, Jixuan (1995). The Knowing-Doing Loop and Its Associated Scopes - A Model of 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 Based on Recent Work in Systems Theory and Cybernetics, Ph.D. Dissertation, Ann Arbor, UMI Dissertation Service.

Hu, Jixuan (1995). Communicatics and communicationism as knowledge tools for a
Sustainable civiliz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Tools for A Sustainable Civilization, Toronto, Canada.

Hu, Jixuan (1995). Eigen-mechanism: an explanatory principle and an artful exemplar,
Paper presented at Einstein Meets Magrettes -- An Interdisciplinary Reflection on Science, Nature, Human Action and Society, Brussels, Belgium.

Hu, Jixuan (1995). The bell of fire, or the bell of hope? Critiques on 'the bell curve' from
A communicationist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Economics, Washington, D.C.

Hu, Jixuan (1994). Communications and communicationism: Reconstruction from the ground of cybernetics and system theory for future communication studies, translated
by Croatian Journalist Association, in Collection of Papers for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Journalism and The New World of Communication, Bizovec, Croatia.

Hu, Jixuan (1993). Eigen-mechanism: an organizational principl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Cybernetics, Cybernetics in the Art of Learning, Philadelphia.

Hu, Jixuan (1993). The rise of communicationism: a new perspective for communication Studies in the post-cold-war worl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43rd Annual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Hu, Jixuan (1993). Beyond 'who cares?' and 'so what?': the new values of Communicationis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if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Socie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ocio-Economics, New York.

 

| 关闭窗口 |